点击下载

优秀学子谈高考前准备

华商头条 7小时前
       高考即将来临,对于很多高考生来说,在高中生活接近尾声的这些天也是最容易迷茫与焦虑的。越接近高考,时间越宝贵,越需要好好利用。今天我们邀请几位在2018年分别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学霸们,听他们聊聊高考前应该做些什么。
      回归真题 查漏补缺
       西安铁一中学的张哲源2018年以704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对于高考前的准备他的经验是,首先要回归真题,查漏补缺。张哲源表示,高考前同学们已经历过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的两个阶段中,做了太多题,但是在做历届高考题的时候,反而会感受到一种很强烈的和自己过去做的题的脱节感。这种脱节感并不直接来源于难度,也不体现在题型上。如果要形容一下高考题的特征,应该是严谨和与课本知识的高度结合。因此,大家应抓住这样的特点来进行突破。另外,一定要多多向老师请教,会有很大的提升。
       张哲源在高考前,每天做一套物理题,每周交一篇作文提纲;每天按照英语、物理老师的要求练英语、物理专项。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主要跟随老师的安排,并适当根据自己希望再提高的方面加强训练。但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以高考题为终极参考标准。
       他建议,同学们要在平时考试中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因为高考紧张、失眠完全可以理解,这些我都经历过。我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每周打5次左右篮球,尤其是考试失误以后,打球对缓解心态有奇效。我学习状态差,会到操场上看星星跑步,享受一会静谧再回班学习,也有奇效。”张哲源建议每天晚上11点上床最好,保证起码7个小时的睡眠作息规律很重要。 华商报记者 赵媛
      理解解题思路 切勿死记硬背
       西安铁一中学张尚辰现就读于清华大学GEP专业,入选清华大学思源计划十八期。姚熠辉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他们就考生关心的一些关于高考的问题,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对于总是因为犯“低级错误”导致失分的同学,他们表示,所谓“低级错误”,其实并不“低级”,它只是泛指与知识点、题目类型以及难度无关的错误。因此,面对这类问题,第一,是要把这些错误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与其他错误相同;第二,分析所谓“看错选项”“关键词没看见”“理解错题目意思”“反向选择选错”背后的真正方法上的原因,到底是读题过快导致疏忽,还是读题的专注性不足,又或者是做题与涂卡顺序需要调整?针对这些问题改正自己在做题方法和做题意识上的不足,制定出一个通过做题方法规范和规避这类错误的有效流程。并且可以专门开辟错题本的一个部分,专门记录这类错误,只要是出错就进行记录,迫使自己记住自己容易在什么方面犯什么错误,这样对于考前复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其次,很多同学语文、英语做题思路过多,无法找到正确解答,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证明你做过了足够多的题,并且对于考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都有着清楚的认识,这是一件好事。其次,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虽然已经做过了足够多的题,但对于不同的分析思路的应用状况没有区分,甚至大多思路没有理解而是死记硬背。这时候要做的是回归到自己做过的所有高考题中去,分析每一个思路的来源以及适用环境,找到真正的分析方法。并且针对英语,很多东西的来源是基于逻辑的,应当锻炼自己梳理出逻辑脉络的能力,根据整理出来的文章脉络和思路来反向印证自己选择的答案的对错是非常有效的。”张尚辰说。
       在考试前夕,很多学生会有一种发现自己有知识缺漏,总也没法补完的内心焦虑,对于这种情况,铁一中2018届的姚熠辉给的建议是,知识的缺漏是在所难免的,这也证明了你的知识是在不断加深的,是一件好事情;其次庞杂的知识之中难免存在不足的地方,只要在高考前发现都不算晚,要告诉自己的是,每发现的一个大缺漏都是在挽回高考时的分数。
       他建议,最后时刻不仅要在学习上保持状态,心态上也要保持稳定。面对周围同学的忙碌,首先不必焦虑,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节奏;但这也绝对不是偷懒的借口,这时可以去补某些小问题(要充分发挥短期记忆,相信不少同学有一个专门记录错误原因的小本,这时候勤翻一翻;如果没有,现在开始整理也为时不晚),然后就是要重点研究高考题,多和老师交流。总之,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也没有时间焦虑。 华商报记者 赵媛
      不建议在考场外看书或笔记
       杜晨喆是陕西省西安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去年他以708分的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现在北大元培学院攻读物理方向专业。杜晨喆的目标很清晰:将来从事科研。
       “首先要明白的是,复习到这个阶段,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已经构建得差不多了,因此过度焦虑没有必要,要树立起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其次,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做新题,把自己以前做过的错题或者曾经考过的试卷拿出来反复看,看熟悉的事物其实是不容易紧张的,做新题反而会增强紧张感,同时再熟悉自己已经形成的答题顺序和模式。”
       在考场上情绪紧张如何调整呢?杜晨喆认为,考场内外的紧张情绪难免会有,既然克服不了,就试着悦纳它。“进入考场前的等待时间里,可以尝试和身边的同学或者父母聊聊天,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缓解紧张情绪的办法,你可以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自己的紧张感,一定会收获共情和鼓励。有的同学在考场外选择看书或笔记,其实个人认为这些东西越看会越觉得自己没记住的东西很多,反而增加紧张感,不是很推荐这种做法。”
       杜晨喆直言:“考场上,最易紧张的是遇到情景陌生或乍看没有思路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相信,高考题一般都比学校模拟考试题简单,遇到的这个题可能只是情景变得陌生了,背后的一套知识和逻辑是完全在你掌控之内的(否则命题人不会出出来);其次,这些题一般都不会是让你毫无下手之处的,且难度是阶梯式的,总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部分,从这些部分下手分析题目一方面能帮助树立自信,也能帮助你思考。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暂时放弃,保证自己能做、会做的做对是得分的基础,等到会做的题做完后再去思考没有做出来的题目,情绪会舒缓很多,紧迫感也就降低很多。”华商报记者耿艳红
      回归课本 对照考纲 逐项查缺
       从西安中学走出的李涤非也堪称学弟学妹的榜样,他在2018年夏收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对即将走上考场的学弟学妹,李涤非将经验毫无保留地通过华商报告诉大家:
       一、回归课本,在临近高考的这几天内,再重新仔细阅读一遍。关注教材原始内容,复习、规范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熟悉课本,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在面对创新题时游刃有余。
       二、研读考纲,关注新增、修改内容。对照考纲,一项一项查缺补漏,发现自己还不熟悉的知识点,立即重新学习,可以有效弥补知识漏洞。
       三、梳理思路,构建宏观知识体系。最后几天,让单独的知识点连贯起来,从一个个孤岛变成知识的大网,寻找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架构宏观知识体系,追求整体连贯统一。
       四、高考前最后几天,如果觉得压力大,可以去了解自己理想大学、心仪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位次,并且根据自己在模拟考试中的发挥情况,大致确定自己每个科目甚至每道题目,要达到多少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方法,无论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还是在高考考场上,都能调整心态,明确目标,提高发挥水平。
       最后,临近高考的这几天,不熬夜,不焦虑。既要规律作息,调整身体状态,又要自信乐观,获得良好心理状态。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