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天以来,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监护病房副主任、38岁的张正良作为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一直和队员们奋战在武汉市协和西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
>>艰难:支援的医院只接收最危险的患者
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我们这里只接收最危险的患者,收治了69位患者,患者平均年龄大,严重基础疾病较多,目前转为轻症和治愈出院的共19位。治愈这些重症和危重患者,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月26日,张正良在电话中告诉华商报记者。
从飞机落地武汉的那一刻起,全体队员就进入战斗状态。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来自全省41家医疗单位,其中医护人员来自9家医疗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重症医学、感染科、精神心理科等专业,年龄最小的医护人员只有23岁。张正良说,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后,医疗队于2月5日接管了协和医院西院区七楼病区。
“协和医院接收的全是重症和危重患者,因此,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非常大。”张正良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诊疗方案也在不断修订。作为医疗组长,他在最短时间内制定了新组建的病区、医疗团队制度,做好了病区新冠肺炎的基本诊疗方案与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连续管理;在病区内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落实各级医师职责,杜绝医疗隐患。同时成立了医疗队质控小组,定期开展质控小组会议、医疗组长会议和疑难病案/死亡病例讨论会议,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惊喜:吃上油泼面和饺子以慰思乡之情
“这些日子,我们团队121人状态都不错,请大家放心。”张正良介绍说,比起刚到武汉,现在各种物资要充足一些,队员们已经习惯了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大家都是轮班工作,为了防控需要很少见面,最多是领饭时能碰到,偶尔太阳好的时候,大家会在酒店楼下晒晒太阳,彼此距离一米以上。
为了慰藉思乡之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医疗队还经常会制造一些“惊喜”。比如:后勤专门为大家做了油泼面、包了饺子,大家吃得开心,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队里还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对一些年轻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同时教给大家一些抚慰患者的方法。最近还在考虑,如果条件允许准备对患者进行视频心理疏导。
>>承担:有我们这些大人冲在前方
给孩子们一片纯净健康的天空
张正良每天基本是从早上6点多一直工作到半夜。看到有患者出院或好转转出,那些辛劳似乎都不算什么,然后又以百倍的劲头投入患者救治工作中。
这样远离家人的艰苦工作,对于张正良来说并不陌生。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他主动申请援藏,参与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ICU的筹建,从新大楼的设计到人员架构的规划都付出了巨大心力,他到现在都记得当时因缺氧行走爬楼的艰难,但当地急诊水平得到提高,让他更有成就感。
张正良说,现在最想念的是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他并没有告诉孩子们自己在武汉支援,只说是“出差”。
他希望,有成千上万个像自己这样的大人冲在前方,能留给孩子们一片纯净健康的天空。 华商报记者 李琳
>>艰难:支援的医院只接收最危险的患者
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我们这里只接收最危险的患者,收治了69位患者,患者平均年龄大,严重基础疾病较多,目前转为轻症和治愈出院的共19位。治愈这些重症和危重患者,是我们最大的心愿。”2月26日,张正良在电话中告诉华商报记者。
从飞机落地武汉的那一刻起,全体队员就进入战斗状态。陕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来自全省41家医疗单位,其中医护人员来自9家医疗单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重症医学、感染科、精神心理科等专业,年龄最小的医护人员只有23岁。张正良说,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后,医疗队于2月5日接管了协和医院西院区七楼病区。
“协和医院接收的全是重症和危重患者,因此,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非常大。”张正良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诊疗方案也在不断修订。作为医疗组长,他在最短时间内制定了新组建的病区、医疗团队制度,做好了病区新冠肺炎的基本诊疗方案与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连续管理;在病区内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落实各级医师职责,杜绝医疗隐患。同时成立了医疗队质控小组,定期开展质控小组会议、医疗组长会议和疑难病案/死亡病例讨论会议,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惊喜:吃上油泼面和饺子以慰思乡之情
“这些日子,我们团队121人状态都不错,请大家放心。”张正良介绍说,比起刚到武汉,现在各种物资要充足一些,队员们已经习惯了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大家都是轮班工作,为了防控需要很少见面,最多是领饭时能碰到,偶尔太阳好的时候,大家会在酒店楼下晒晒太阳,彼此距离一米以上。
为了慰藉思乡之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医疗队还经常会制造一些“惊喜”。比如:后勤专门为大家做了油泼面、包了饺子,大家吃得开心,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队里还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对一些年轻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同时教给大家一些抚慰患者的方法。最近还在考虑,如果条件允许准备对患者进行视频心理疏导。
>>承担:有我们这些大人冲在前方
给孩子们一片纯净健康的天空
张正良每天基本是从早上6点多一直工作到半夜。看到有患者出院或好转转出,那些辛劳似乎都不算什么,然后又以百倍的劲头投入患者救治工作中。
这样远离家人的艰苦工作,对于张正良来说并不陌生。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他主动申请援藏,参与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ICU的筹建,从新大楼的设计到人员架构的规划都付出了巨大心力,他到现在都记得当时因缺氧行走爬楼的艰难,但当地急诊水平得到提高,让他更有成就感。
张正良说,现在最想念的是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他并没有告诉孩子们自己在武汉支援,只说是“出差”。
他希望,有成千上万个像自己这样的大人冲在前方,能留给孩子们一片纯净健康的天空。 华商报记者 李琳